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化材学院以“学好化学,助力科技强国”为主题,开启了“学生讲课程思政”第二季活动。鼓励同学们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生动讲解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双重目的。
近日,“学生讲课程思政”第二季活动走进2020级化学(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中。徐林钰和钟思韬两位学生讲师分别为上海市顾村中学和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高一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化学课程思政课。两位学生讲师投入到实际的中学教育中,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的所思所想,锻炼了授课能力,对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有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课堂开展情况
徐林钰带来了《从沙子到芯片——硅基物种的崛起》一课,以从沙子到芯片这一实例为主体,讲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二氧化硅等的发展历程以及高纯硅制备的原理,同时从生活入手,带领学生了解硅酸盐材料,学习硅酸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感受国家基建能力的不断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进一步学习硅酸盐共性之时,学习硅酸盐的结构,加强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认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通过对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普,引出我国在光学系统等的科技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以创新突破瓶颈,用化学助力科技强国。
钟思韬带来了《结构决定性质,创新驱动发展——以金属材料为例》一课,讲述了我国古代金属制品的繁荣发展,探讨了合金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探讨钢轨材料对于京张铁路巨大“提速”的影响,引导学生逐步探索结构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从而导致用途的差异。在课堂中,钟思韬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初步猜想航天器的金属组成,进一步巩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介绍新型金属材料,引出了我国氢化学开拓者、化学教育执教时间最长教师申泮文院士,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感悟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传递为国家谋富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信念。
学生感言
在学习完《从沙子到芯片——硅基物种的崛起》这节课后,我对硅元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硅元素作为半导体材料,在电子行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和科技支持。同时,这节课也让我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我希望能继续学习化学知识,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徐老师的课程中运用了大量我们身边的例子,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解了硅基物种的崛起。例如,我们手机的芯片就是用硅制成的,还有用二氧化硅制成的光纤等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我希望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今天上了钟老师的课程思政课,了解到了我国在铁路以及航天领域的巨大飞跃,意识到了金属材料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助力。虽然我国在一些材料方面有了重大技术突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仍有许多技术难点亟待攻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会接过接力棒,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注意到我国古代有着比较发达的金属冶炼技术,金属制品包罗万象,让我感到自豪的同时,更加想要去深挖历史。此外,本节课对于金属性质的探讨,也让我意识到了金属材料的重要性。
“学生讲课程思政”第二季活动将授课对象面向中学生,在实际的中学化学课堂中锻炼大学生讲师的授课能力,从而提升高校师范生培养质量,同时加强高校与中学有关课程思政的交流学习,推进课程思政内涵提升,构筑育人大格局。
供稿:徐林钰 钟思韬